高教动态(第24期)

作者: 时间:2018-09-12 点击数:

 

一、三部委发布高校“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提出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

如何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课程、科研、实践、资助等一体化育人体系,坚持突出特色优势,突出质量水平,突出价值导向,突出服务效能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

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的着力点在哪里?《指导意见》指出,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建设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学一线需求。要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加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

在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方面,《指导意见》要求,要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突出优势与特色,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建设,着眼于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在学科育人方面,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科研育人,推进实践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要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完善开放灵活的引育机制,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

地方支持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指导意见》要求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在评价督导方面,《指导意见》也提出了具体措施。在评价方面,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督导检查方面,要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推进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28日)

二、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

《意见》强调坚持“优先保障、加大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提高绩效”的原则,对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提出以下明确要求。

一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要持续保障财政投入,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要鼓励扩大社会投入,完善政府补贴等政策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

二是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要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要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落实政府责任。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要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积极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财政教育经费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支持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要持续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投入力度。

三是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要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要全面改进管理方式,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要全面提高使用绩效,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要全面增强管理能力,落实完善资金分配、使用和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制度体系。

(新华社2018年8月27日)

三、教育部: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今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陈宝生在会议中指出,本科教育中出现的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等问题。并强调“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教育部此次印发的《通知》,对振兴本科教育做出明确规定。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结合办学实际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要从2018级学生开始实施,持续抓四年、全程管到位。

《通知》指出,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再次被强调: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

《通知》还指出,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要制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专门管理规定,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要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表现失范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把教学质量作为教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新京报》2018年9月5日)

四、51所内地高校跻身世界研究型大学五百强

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8月15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共有51所高校入围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较去年增加6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分别位列第45、57、 67名。

排名显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全球101—150名。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2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300。

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7所大学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显示了中国大学快速提升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今年,软科还发布了世界500强潜力大学,给出了位列全球第501-1000名的大学,中国内地有72所大学进入该排名。

中国港澳台地区共有11所大学位列全球500强,其中排名最高的香港大学排名101—150,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都排在151—200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03年首次发布,今年发布的是第16版。该排名全部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高被引科学家数、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

该排名显示,哈佛大学连续第16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位列第二和第三。在全球前20名中,美国和英国的大学占据19个席位。欧洲大陆的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全球第19名。亚太地区的大学中,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表现最佳,分别位列22名和35名。

(《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16日)

 

五、山东按生员比计算高校岗位总量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按照有利于高校发展的生员比计算岗位总量,对高校岗位总量实行动态调整,不再与人员控制总量硬性挂钩,并大幅提高高级岗位设置比例,高级岗位比例将由此前的37.92%提高至53.6%,破解了多年来高校岗位设置总量尤其是高级岗位数量不足的难题。

高校岗位设置总量不足,尤其是高级岗位数量不足,一直是高校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岗位设置总量是以编制或人员控制总量为基数,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招生规模增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山东根据高校实际工作和长远发展需要,对高等学校岗位总量实行动态调整,不再与人员控制总量硬性挂钩,而是以高等学校近3个学年度全日制在校标准学生数的平均数为基数,按照有利于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员比(标准学生数与教职工总量之比)计算岗位总量,并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确定了相应的生员比标准,重点支持人才团队建设,建立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

山东明确提出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教师正高级岗位设置比例由14%提高至20%;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教师正高级岗位设置比例由11%提高至15%;普通本科学校,教师正高级岗位设置比例由9%提高至10%;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教师正高级岗位设置比例由6%提高至8%。在此基础上,山东还对重大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双一流”高校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和支持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高级岗位设置比例最高再提10%,让岗位结构更加优化,更加契合发展所需。据初步估计,山东全省高校将增加正高级岗位9605个、副高级岗位6669个,高级岗位比例由此前的37.92%提高至53.6%。

山东还创新人事管理政策,加强以岗位为基础的团队建设,按照“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原则,确定人才团队的岗位,实行自主评价、按岗聘用,为落实团队绩效激励的分配政策提供了政策基础。同时,向高校放权,对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支持高校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设置岗位结构比例、自主设置岗位标准、自主决定聘用人员,全面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

此外,山东还创新高校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评聘机制,高校可按照不超过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0%的比例标准设置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用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高校创建国家和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可申请增设二级岗位。引进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直接申报认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随时申报,经核准后予以聘用,不占核定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数量,有效解决了“引进女婿,气走儿子”问题。

(《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8日)

六、山东十亿元支持高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近日出台《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实施意见》,决定实施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山东省级财政将多渠道筹集首批超过10亿元资金,支持高校聚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对接产业、适应需求的专业群,培养一批适应“四新”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到2022年,建成一批与“十强”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优势特色专业(群)。

山东省级财政将通过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完善教育和科技支持政策、强化项目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等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实施。2018年,山东省级财政筹集专项资金6亿元,面向省属公办 本科高校遴选建设50个左右优势特色专业(群),对纳入立项建设范围的高校专业,自然科学类每个专业(群)支持资金1200万元,人文社科类每个专业(群)支持资金500万元。同时,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4.5亿元与省级资金统筹使用。

(《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21日)

七、四川为高校集聚人才预留岗位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教育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技师学院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分门别类明确了事业单位性质的高等学校、技师学院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为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重点产业人才预留了岗位空间。

在本科高等学校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方面,四川明确,按具有博士授予权、具有硕士授予权、其余本科学校三类区分,将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等学校提高为20%,具有硕士授予权的提高为18%,其余本科高等学校提高为16%。

在高职院校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方面,四川明确,国家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提高为14%,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提高为12%,其余高职院校提高为10%。四川首次明确技师学院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为8%。

同时,四川规定,民族地区的本科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可执行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相应比例标准。国家“双一流”建设高等学校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可再提高1%至2%。

(新华社2018年8月14日)

八、上海财经大学探究现代大学制度新内涵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多年来,着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探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新内涵,努力构建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扎根中国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通过优化治理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学院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术创新活力,为学校创建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治理体系支撑。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现代大学制度不仅仅包括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包括将制度内化为先进的大学文化:法治、科学、民主、开放。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体系工程,学校提出“2+4”的框架体系。“2”为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核部分,即内部治理、外部治理,解决学校内部的关系、学校与外部的关系;“4”为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四大支撑,分别是依法依规治校、校院两级管理、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通过“2+4”框架体系,构建日趋完善的制度体系,培育先进的大学文化,以促进现代大学制度日臻完善。

学校以章程为准则,全面梳理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推进各项制度的废、改、立、释工作,构建以《上海财经大学章程》为统领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

2003年制定“推进学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正式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了二级党组织、行政班子、教授委员会、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分工合作的“四位一体”学院治理结构,即二级党组织负责党群事务,主要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行政班子负责行政事务,教授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二级教代会通过监督评议发挥民主管理作用,有力调动了院系层面的办学活力。积极探索学院委员会制度,完善二级学院议事决策机制。除常规委员会外,另设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外联文化等6大类别19个分委员会,全院教师根据岗责、专业、兴趣及特长自行选择加入。此外,学校还以两级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为龙头,充分下放财权、事权、物权,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调动了二级单位积极性,取得积极成效。

在对二级单位简政放权的同时,学校有步骤地开展风险防范和制度约束工作。以“强支撑、高授权、大监督、短流程”为指导思想,依照“完善制度、完善流程、风险识别”三条主线,将内控体系建设融入校内所有业务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防审治”并举,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在事前防范方面,持续开展制度废改立梳理和内部控制流程2.0版建设,并通过修订管理办法、业务流程再造等预警防范措施,构筑起基建项目风险防范的屏障。在事中审计方面,建立“七经十纬”的审计业务体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调查评价和监督各项业务管理情况,基本实现对重大风险领域的全面覆盖。在事后治理方面,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用“清单销号式”跟踪督促,狠抓整改,确保相关问题能从体制机制、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根治。

信息化建设为学校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0年前,学校便将信息化作为学校战略发展和现代大学治理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优化为切入点,以强化服务和提升管理为核心,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起步阶段,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制定标准化规章等,统一规划、分步有序开展信息化建设。在深化应用阶段,以深化应用为重点,按照流程优化、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的目标,先后建设教学、外事、研究生等系统,基本实现信息系统对学校主要业务的全面覆盖,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提供便利。在服务转型阶段,以服务转型为重点,以新一代校园服务门户建设为契机,将60多个师生常用的应用服务集中发布到门户上,为师生使用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流大学呼唤一流治理。学校近年来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主动呼应了“双一流”建设的诉求,在学校“双一流”建设道路上留下了扎实的印记。这一探索也丰富了当代中国高校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实践,成为高校努力提高现代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4日)

九、清华大学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

我校将面向所有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日前,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一番表态引起社会热议。据介绍,该课程计划到2020年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

清华经管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领导者,能够运用独立思考去写作、沟通、表达,正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之一。2009年,该校经管学院被列为全校本科教育改革的试点学院,率先增设中文这项基本技能,并具体落实在“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两门新课程上。通过9年探索实践,为该校在全校范围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提供了参考经验。

写和说的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短板

写作课,这是一门目前在国际高校,包括顶尖学府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开设的大一新生必修课。在哈佛大学,“英文写作”是对本科生要求的唯一一门必修课。按照哈佛大学的要求,写作课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是从高中阶段的作文写作过渡到大学阶段的论说写作的必要训练。一手研究、文本细读、批判性思维是贯穿其中的教学方式。

这样的训练,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历程上是一个短板。从国内一些高校的中文课来看,更多的是文学课、文化课,偏向文学阅读和写作以及提高文学素养,更多关注的是写作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写作内容以及论说表达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从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调研中可以看到,高校毕业生表现出的沟通能力差、会议总结或纪要写不好、实验结果表述词不达意等现象,均凸显了在高校中加强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把写作和沟通作为一个切入点,提高大学生写和说的能力,提高运用文字语言的基本能力,就成为“中文写作”与“中文沟通”课程的基本功能。清华经管学院开设的“中文写作”课程,既不是文学创作,也不是公文写作,而是基于逻辑和证据的说理写作。通过高挑战度的小班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服务于培养面向未来领导者这个目的,课程讲授更要关注构思布局、组织思想、搜集证据、取舍素材,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并通过提炼观点展示结论。这是一种思想和论据的组织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批判性思维作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黏合剂得到了充分体现。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清华经管学院开设的“中文写作”包括写作基本知识与论说文写作,以写作为中心,特别强调写作的说理性、思想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渐渐发现,“中文写作”课不单是技术性的写作技巧,更是批判性思维的呈现。一篇不佳的作品,或者是由于材料搜集不充分,或者是由于逻辑论述不严谨,或者是由于理论应用不足。日常的思维训练和文章剖析成为学生的自觉。

中文写作”的授课方式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面批”三种形式。课堂在30人左右;小组讨论通常是5个人左右的小组;“面批”是老师与学生一对一,为学生讲解文章的修改。学生写作的主题由老师确定,具体内容根据学生兴趣自由选择。实现小班授课,是相当大的一项工程。仅“面批”一个环节,按照每次每个学生30分钟与老师沟通来计算,就需要一名授课老师100个小时左右的工作量。

中文沟通”的授课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度互动、参与,采用包括案例讨论、游戏、录像等多种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包括个人视频演讲、集体讨论、实践活动报告。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有策略地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顺畅沟通,能够学会作为团队成员或团队负责人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意识到跨文化环境中的文化差异给有效沟通带来的挑战,还能够自行设计演讲结构、内容、辅助资料,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能产生良好的演讲效果。

就师资供给来看,寻找与此教育理念相匹配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中文写作”课没有现成的教材、中文书籍和授课模板可以适用,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改革推进了9年,“中文写作”课的老师从一位扩展到了三位,而“中文沟通”课老师稳定在两位。

在过去9年的探索中,“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这两门课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这两门课程跟一般的知识性课程不同,尤其重视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在观察、比较同学们做法的同时,有助于跳出自己固有的沟通(包括写作和口头交流)模式,探索更优的沟通策略。”2010级本科生陈大鹏说。

好的教育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清华经管学院经过9年思索与实践,在“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两门课程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钱颖一院长并不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他认为这两门课距离他心目中的一流水平依然有相当的距离,改革依然在路上。

在实施2009年版本科培养方案7年之后,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至2018年春季学期的两个学年中,经管学院组织了七场有关本科教育的座谈会和研讨会,认真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提出整改方案,并组织落实。

在2017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学院教学办公室对通识教育课程组织专项调研,钱颖一院长把重点放在“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这两门课程上。一方面,他通过组织座谈会、与学生个别交谈等方式,听取在校生的意见。另一方面,他到“中文写作”的三个课堂和“中文沟通”两个课堂听课,与授课教师交流,共同探讨改进教学的方法。之后,他同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徐心教授以及教学办公室的老师们多次研究改进措施。为“中文写作”聘请院外和校外新教师,增加“面批”环节的时间和要求,改进“中文写作”课教学大纲等,都是在调研后形成的新举措,并已经落实。

在调研中发现,这两门课,尤其是“中文写作”课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师资匮乏。与美国一流大学通常只包括十几个人的小班授课相比,现有的“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课堂规模仍然偏大。而要想做到十几个人一个课堂,必须增加教师。除此,目前学生投入仍然偏少,为提高课程效果,需要学生增加投入的时间。在更深层次上,学生的写作水平受制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是把批判性思维显性化,而写不好往往是因为想不清。写作的成效是看文章是否有说服力,而这仅靠写作课是不能达到的,还需要学生的知识功底和思辨能力。

衡量对学生培养的成功与否至少需要20年或更长的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教育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清华经管学院‘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的功效,也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钱颖一院长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30日)

 

版权所有: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