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第5期)

作者: 时间:2015-07-02 点击数:

一、袁贵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6月2日,教育部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教育部长袁贵仁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袁贵仁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袁贵仁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开展人才培养观念主题大讨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推进协同育人。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重点是办好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五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六是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要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要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中国教育报》2015年6月3日)

二、樊丽明: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是大学的使命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行动路线图已经绘就。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未来发展,扎根这所城市的大学能够做什么?“直面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寻求问题的破解之道,给出明智的解决方案,理应是大学的使命,公办大学在这一点上义不容辞。”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建设科创中心是一项系统工作,任务繁重,上海的高校必须有一种主动对接的意识。而对上海财大来说,对接点已经明确:以更大的协同创新平台深化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研究,助力上海打好“双自联动”牌,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学术支撑、资政启民。

“双自”即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中心,位于浦东的“双自”园区对上海来说是一块重要的试验田:从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到创业融资,先行先试的同时如何寻求体制机制创新,“双自”意味着有待突破的空间,意味着有望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

在“双自”园区,上海可以做哪些更多的试验和示范?在樊丽明看来,彰显“双自联动”的政策叠加效应,其背后涉及一揽子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问题,需要大学给予有力的支撑。

“大学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从目前情况看,最高效、最有力的组织形式是组成智库。”

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成为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的探路者、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突破口,这正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是当前,随着自贸区试验从上海“一枝独秀”扩展到广东、天津、福建三地,上海更需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试验经验。

在上海财大,作为主动对接国家的重要举措,一个成立迄今不到两年的智库,已在业界声名鹊起。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一个月后,学校就整合了几个研究中心,率先成立了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同时,上海财大又协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核心单位,组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

近两年来,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制定、自贸试验区条例的制定,再到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营一周年第三方评估的出炉……在这些极具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领域,其背后都有上海财大一大批学者、专家的身影。

有别于理工科高校在学科布局上聚焦前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海财大以组建新型智库的形式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采取了“举校体制”。

用樊丽明的话说,举全校之力攻坚,大学在集结各方力量、推进具体工作之前,必须先形成一个“最大公约数”。对上海财大来说,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对接国家急需、服务上海发展需求。

把大学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上海财大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还启动了一系列全新的探索。比如,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自贸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组建“自由贸易·金融·法律”特班,在硕士教育层面培养通晓自贸规定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在协同更多单位加强自贸区研究的过程中,上海财大还在试点灵活的人事聘任机制、酝酿进一步推进对智库和协同中心研究人员的成果认定机制和成果激励机制改革,以评价指挥棒改革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文汇报》2015年6月14日)

三、高校在校生十类情况不得转学

教育部网站5月26日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工作的通知》,高校学生有十类情况不得转学。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规范转学工作,严禁以转学为幌子,变相突破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择校、择专业。

《通知》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入学未满一学期的;高考分数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相应年份录取分数的;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通过定向就业、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未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单独考试招生、政法干警、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等);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的;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的转入一区招生单位的;跨学科门类的;应予退学的;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根据规定,转学由学生提出申请,说明理由,转出学校同意;拟转入学校要严格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教学能力的,经招生委员会或招生监督部门同意,院、校两级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将转入学生名单,表决情况如实记入会议纪要,由校长签署接收函。其中,研究生转学应经拟转入专业导师或导师组讨论同意。转学学生的相关手续和证明材料应一式四份,除学校留存外,同时报拟转入和转出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教育部在通知中强调,要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对转学中的违规行为零容忍,严肃追究违规单位和责任人员责任。因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应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涉嫌违纪的,按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相关违规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转学资格,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新华网2015年5月26日)

四、上海高校打出综合改革“组合拳”

上海正在通过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创新大学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为学生设立创业“特区”等一揽子举措,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针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放活”。今年上海将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试点建立若干教学科研和人才“特区”,试行“长聘教职制度”,探索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支持高校建立有利于高端人才集聚的政策制度;还将试点建立合同制科研队伍,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和激励机制,构建“入职门槛—职初培养—专业发展—职业提升—荣誉成就”的全过程培养体系。

为开启大学生众创模式,上海将建立高校、企业、社会的人才流动“旋转门”机制,支持高校教师创办企业或进企业兼职、企业人才到高校兼职的双向流动;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制度,为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提供便利和制度保障。

此外,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设定创业“特区”,鼓励在校生和一定年限内的毕业生在“特区”内创新创业,支持科技园为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完善和产品开发等提供增值服务。

据介绍,上海还将拓宽本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金支持的对象范围和力度;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投导师队伍,引导大学生在“互联网+”新业态下自主创业,成立“上海大学生创业联合会”,为正在创业和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分享和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和成果的场所。

(新华网 2015年6月4日)

五、北京师范大学推行业绩奖励综合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立足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总体目标,出台《业绩奖励综合改革办法(试行)》,建立以院系为主体,以绩效为核心,整体覆盖,协同一体的业绩奖励体系,着力激发院系和教师活力。

统筹业绩奖励,加大教学投入。为推动建立本研一体、文理协同的业绩奖励体系,学校对各职能部门管理的业绩奖励进行梳理和整合,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将人才培养放到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业绩奖励综合改革,学校教学科研岗教师的绩效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由原来的10%提高至30%,教学投入在教学科研总投入中的比重由原有的30%提高至60%。

坚持权力下放,扩大院系自主。在统筹业绩奖励的基础上,学校将一般业绩奖励经费下放院系,鼓励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建立完整的业绩奖励体系,自主确定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同时,学校建立了基于院系整体绩效的评估指标,用以调节学校对院系的业绩奖励经费投入,实现了学校管理重心从个人绩效评估向单位集体评估的转变。

强调绩效优先,不搞平均主义。学校明确要求业绩奖励经费全部用于奖励超基本工作量和工作质量高的教职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以本科生人才培养业绩经费为例,学校除考虑院系承担的实际教学工作量外,还将学生评教分数、教授上讲台率、教学事故数、课程评奖评优、生源质量等作为重要的质量调控指标,动态调整投入力度,形成基于院系整体绩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完善奖励项目,注重整体覆盖。学校注重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全环节的整体覆盖,肯定不同类型教职工对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做出的不同类型贡献。以重大业绩奖励为例,学校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端智库建设等对提升国家及学校影响力、促进国家及学校发展的重大贡献、成果及获奖纳入奖励范围。同时,注重对团队贡献的激励,对于以参与成员身份获得的重大业绩,学校按一定比例同样予以奖励。

统筹社会资源,建立分担机制。学校鼓励院系通过创收、捐资等途径大力拓展业绩奖励经费来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对利用社会捐资用于业绩奖励或人才引进的院系进行配套奖励,激励院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在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和提高业绩奖励总体力度的同时,建立了学校和院系的两级分担机制。

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改革成效。为确保改革成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业绩奖励审核工作小组,对各类奖励方案、奖励申请进行协同审核,确保程序公开透明。同时,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业绩奖励的在线申请和审核,不仅有效提高了业绩奖励的时效性,同时为学校业绩奖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开展绩效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教育部网站2015年6月22日)

六、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从2008年起,上海财经大学开展的“千村调查”活动,成为强化实践教育、培育科学精神的新型育人模式。

每年暑假,大学生走进田野基层与农民对话,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千村调查”既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也是设计严谨的科学研究项目,集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于一体。

上海财经大学举全校之力开展“千村调查”,由人文学院牵头,各院系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前期的学生报名和后期的数据处理都依托“千村调查数据库”进行,由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开发维护。数据库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绑定,可确保用户身份真实可靠;学生调查得来的问卷信息、心得体会、照片等都存在里面,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2014年,以“农村养老问题现状调查”为主题的第七期“千村调查”活动,不仅取得丰硕科研成果,还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上海财经大学依托“千村调查”开展的农村养老问题征文比赛,收到学生来稿710篇,平均每篇1万字。

对此学生们感触至深:“这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寻,更是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冲击。在千村之旅中看到许多课堂上不曾接触的事物,这样的成长之旅让我们无比感激!”

如今,多达514页的《2014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日志与心得汇编》已编辑印行,详细收录了31个定点调研小组在21省31县的调查日志。大学生走村入户调查收集的资料,为开展农村养老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是20年后了解当今中国“三农问题”的鲜活素材,也是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25日)

七、清华大学:一场回归教育原点的变革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活动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

“清华大学的改革始终没有停顿过”

从1985年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制,到此轮压缩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提高通识课质量;从1996年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到2015级学生成绩单由百分制改成等级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这样的人”,始终是清华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历次教学改革的焦点。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早在1978年,清华大学就开始了包括教师队伍分流和结构调整在内的教师队伍改革,并在调整学科布局的同时,恢复文科和理科建设。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清华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先后开始试行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制度、一学年三学期制和硕士生提前攻博,并启动一类课程评选、百门精品课程等建设工程,抓好每一堂课。

“清华大学的改革始终没有停顿过,也是国家30多年来改革的一个缩影。”谢维和说,“今天的综合改革实际上是一系列改革的延续,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清华拥有全国高校中素质最好的一批学生,他们能在大学四年中学到什么?除了课程知识的累积之外,大学能给他们提供怎样的视野?培养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清华大学本轮综合改革绕不开的现实问题。事实上,纵观百年清华大学的改革史不难发现,其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的背后,都是各种大环境使然。此轮综合改革也不例外。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清华大学此轮“综改50条”的一个重要指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对改革的外部环境曾给出过这样的判断: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加快流动,各种联系日益紧密,未来的人才要具有全球视野。

2014年10月发布的“清华综改50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据谢维和介绍,清华大学教育工作讨论会讨论很久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得转变育人观念,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本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为了实现“三位一体”,特别是价值塑造的目标,清华大学一方面通过重塑师生关系,使教师担负起学生价值塑造的主要责任,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另一方面通过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以及成长社区的“4+2”六类课堂,强化课堂内外全过程全方位的互动和训练,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推动各类课堂协同培养和价值塑造;与此同时,减少课堂的学生人数,争取把小班课程提高到70%,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从而实现“有温度的教育”,通过老师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人格和人生。

以学业评价改革为杠杆,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

这些年,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的呼喊声,始终就未曾停止过。

以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为杠杆,试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了此次清华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5月15日,清华大学宣布全面改革现有学业评价体系: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起,过去百分制的分数将退出历史舞台,清华学生的成绩单上取而代之的将是A、B、C、D等12档等级。

与过去的百分制不同,实行等级制后,学生成绩单上的成绩只是为了反映成长,而不是位置。新方案允许学生在部分课程上自由选择等级制或通过制,选择通过制的课程成绩将不计入学分绩。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各自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难度大、有挑战性的课程,不必因为担心学分绩掉下来而不敢选。

实际上,给学生专业或者课程的自主选择权,是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不仅曾几经辗转才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确定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且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教室里只有他一个学生,使得教授的讲课常常变成他们师生两人的一问一答。即便如此,学校并未因学生数不足而取消这门课。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外表多么花哨,关键是看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谢维和说,“这次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正在着力解决的是,怎样把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国家的战略有机结合、怎么建立有效的大学治理体系和大学文化、怎么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通过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三个问题。”

“这次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一种存量改革,是要对学校原有机制或资源配置方式、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革,要促动那一块过去属于自己的传统奶酪。”谢维和表示,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近一半的院系已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教学改革方案也已向社会公布。为期半年的第十七次科研工作会议正在进行中,其他的相应改革也处于酝酿阶段。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26日)

版权所有: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