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第31期)

作者: 时间:2019-10-31 点击数:

                   一、教育部推出22条举措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推出22项举措深化本科教改,落实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系统部署,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主旋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加强组织保障,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

严把考试和毕业关

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高等教育要适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变化,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意见》围绕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把考试和毕业关等4方面具体举措。

《意见》明确,要坚持学生中心,将严格管理与精心爱护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提高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比例,探索建立书院制等学生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

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意见》要求,要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通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提高课程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通过改进实习运行机制,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建设共享型实习基地,提升实习效果;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加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向学生开放力度,统筹规范科技竞赛管理,强化科研育人;通过完善教材建设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优秀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意见》强调,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坚决取消“清考”,严肃处理各类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中的不端行为,严格毕业要求,严把学位授予关,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管制度。

加强管理提升质量

质量提升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新政围绕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推出完善学分制、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完善学士学位制度、完善专业认证制度等系列举措,把质量文化当作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意见》明确,要通过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实现以学分积累作为学生毕业标准。

就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意见》指出,要按照专业建设“小逻辑”服从国家发展“大逻辑”的要求,通过加快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

在完善学士学位制度上,《意见》支持符合条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同时,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通过设立辅修学士学位,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实施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发挥不同特色高校优势,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意见》强调,要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完善专业认证制度,有序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本科专业三级认证工作,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推进质量革命,树立质量品牌。

引导教师潜心育人

高校教师的第一身份是老师、第一工作是教书、第一责任是上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健全助教岗位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4方面的举措,引导教师努力做到政治过硬、业务精湛、育人高超、技术娴熟,主动承载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在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制度方面,《意见》明确,高校可根据需要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加大聘用具有其他高校学习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支持高校组建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协同育人中心,打造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基层教学组织是夯实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基础。《意见》要求,要通过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同时,要求健全助教岗位制度。通过明确助教岗位职责要求,完善选拔、培训、评价、激励和反馈的全流程助教岗位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助教队伍建设。

在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上,《意见》要求,要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岗前和在岗专业科目培训,提升教学能力。鼓励高校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设立荣誉证书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意见》强调,要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推动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在加强组织保障方面,《意见》要求,要加强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党建和思政、教学和科研一线,切实把走进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落到实处。同时,要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重点内容、创新举措、评价考核和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套,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

(新华网20191014日)

 

                     二、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促进在线教育发展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为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在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资源和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一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需求,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二是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加快线上线下教育融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三是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建设一批高质量在线课程,培育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四是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密切合作,推进在线教育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五是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结合社会需要和办学特色,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和在线教育人才培养力度,积蓄发展动力。

《指导意见》强调,要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在线教育准入制度,建立规范化准入体系。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到2022年实现所有学校接入快速稳定的互联网。三是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完善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制度。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在线教育特点的金融产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在线教育发展。五是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指导意见》要求,要形成多元的在线教育管理服务格局。一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明确在线教育服务提供规则,畅通消费投诉渠道。二是创新在线教育的管理服务方式,强化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三是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加大对在线教育机构的信息归集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力度。四是支持在线教育行业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政府网2019930日)

 

                        三、六部门印发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实施方案》以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推进机制,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根据《实施方案》,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我国将试点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城市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改革政策落实的主节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试点,将各项改革任务压实下沉到各个地级城市,目标是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是要构建产教融合改革的基本盘。在试点数量上,不宜堆盆景,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占有一定比例,体现一定代表性。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数10万人以上的有100个左右,全国500余家国家级开发区绝大多数也位于地级以上城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将覆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外,每个省、自治区重点打造1—2家改革标杆城市。原则上每个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至少选择3—5个行业开展试点,推动行业组织、产业政策更好融入产教融合改革,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精准助力。同时,力争每个试点城市建设培育100家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东中西部可结合实际有所区别),带动其他地区建设培育5000家以上企业。

试点城市、行业和企业将在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五方面先行先试,集中力量破除体制障碍、领域界限、政策壁垒,下力气打通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条件的地方要以新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园区。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中国教育报》20191011日)

 

                            四、七部门发文提高紧缺人才培养质量

 

109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加快推进社会服务产业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家政、养老、育幼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

《意见》提出了完善学科专业布局,重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积极培养高层次管理和研发人才,支持从业人员学历提升,鼓励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健全教学标准体系,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资源,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13项任务措施。

据了解,社会服务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将以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等紧缺领域为重点,对接管理、经营、服务、供应链等岗位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层次学历教育相关专业和职业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家政、养老、育幼等相关领域专业倾斜。在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领域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同步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中国教育报20191010)

 

                     五、20部门印发《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

 

109日,科技部网站公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规则》明确,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违反科研伦理规范等被列入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一并被列入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简称科研失信行为),还包括: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务职称等;违反奖励、专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论文发表规范;其他科研失信行为。

这份文件由科技部、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等20个部门联合发布,从职责分工、调查、处理、申诉复查、保障与监督等方面,明确了统一的调查处理规则。

《规则》所指的科研诚信案件,是指根据举报或其他相关线索,对涉嫌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开展调查并作出处理的案件。科技部和社科院分别负责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或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重大科研诚信案件,可组织开展联合调查,或协调不同部门(单位)分别开展调查。

《规则》指出,调查应包括行政调查和学术评议。行政调查由单位组织对案件的事实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对相关原始数据、协议、发票等证明材料和研究过程、获利情况等进行核对验证。学术评议由单位委托本单位学术(学位、职称)委员会或根据需要组成专家组,对案件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专家组应不少于5人,根据需要由案件涉及领域的同行科技专家、管理专家、科研伦理专家等组成。

科研诚信案件又将作何处理?《规则》明确了10条处理措施,分别为:科研诚信诫勉谈话;一定范围内或公开通报批评;暂停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限期整改;终止或撤销财政资助的相关科研项目,按原渠道收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结余经费,撤销利用科研失信行为获得的相关学术奖励、荣誉称号、职务职称等,并收回奖金;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申请或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资格;取消已获得的院士等高层次专家称号,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以及学术、学位委员会等学术工作机构的委员或成员资格;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作为提名或推荐人、被提名或推荐人、评审专家等资格;一定期限减招、暂停招收研究生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其它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当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较重或严重,应从重或加重处理:伪造、销毁、藏匿证据;阻止他人提供证据,或干扰、妨碍调查核实;打击、报复举报人;存在利益输送或利益交换;有组织地实施科研失信行为;多次实施科研失信行为或同时存在多种科研失信行为;态度恶劣,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而拒不承认错误等。

(《科技日报》20191010日)

 

                           六、山东大学启动“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

 

1015日,山东大学在迎来118周年校庆之际,举办《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发布会暨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正式启动《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2019—2021年)》,号召广大师生校友以迎接建校120周年为契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实现学校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介绍,《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主要凸显10个方面:一是坚持为国育贤,二是夯实人才基础,三是推进更新换代,四是致力科技创新,五是弘扬人文传统,六是扎根齐鲁大地,七是扩大对外开放,八是深化综合改革,九是强化支撑保障,十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近年来,山东大学明确了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扎根齐鲁大地就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办学理念,将服务山东写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并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充分发挥学科综合、文史见长等优势,认真谋划实施了服务智造山东、健康山东、文化山东、经济山东、海洋山东、教育山东的六条路径,并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教育报》20191016日)

 

                            七、辽宁推行30项高校“放管服”新政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印发通知,拟取消对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总量审核工作环节,将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总量纳入高校年度工作预算,由高校自主确定。至此,辽宁省已全面实现高校人事工作零审批、零审核、零备案

为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辽宁省教育厅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出30项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社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事项,涵盖高校人事管理、学位管理、专业设置、招生考试、对外合作等多个领域。针对这些问题,省教育厅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下放事项13项,取消事项10项,优化简化流程事项5项,实行分类管理事项2项。

为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辽宁省教育厅将省属高校组织实施公开招聘和人员交流调整等事项交由高校自主确定进行,高校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不再经省教育厅审核。为强化学位授予单位的主体地位,从2020年起,辽宁省教育厅不再统一组织省成人本科生学士学位外语课程考试,由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

2019年开始,辽宁省教育厅不再组织对高校申报的新增专业审核,取消高校新增专业申报的限制条件,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辽宁经济产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新增专业和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中国教育报》20191012日)

 

                          八、云南全面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

 

为破除束缚高等教育领域人才队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将选人用人权限下放到高等学校,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云南省教育厅近日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通知》。

按照科学界定、合理下放、放管结合原则,通知明确将高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等四个系列职称评审权限和高校从省外调入(引进)或军队转业安置到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职称资格确认权限,全面下放到云南所有高等学校(共81所,含民办高校),实行职称评审和资格确认结果备案管理。

下放权限后,云南各高校按照国家和云南省职称管理规定,自主开展本校职称评审和资格确认工作,自主发文办证。通过自主评审取得职称资格的高校教师,即可由高校自主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流动到省内其他高校的,流入单位可按照单位标准和岗位要求进行自主聘任,也可要求其

重新评审。

云南各高校可按照云南现行四个系列规定的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开展本校教师评审工作,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教师,制定符合本校实际且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学校评价标准不得低于国家和全省的标准条件。

(《中国教育报》20191019日)

 

                                       九、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基本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的辉煌历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型,踏上了由大向强的新征程。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需要把握的5个基本点,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点

大学初心,旨在育人。今天的大学,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使命和责任。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延伸到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但究其根本,立德树人才是大学的初心和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则是贯穿其中的根本逻辑,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我认为,应该从3个方面来认识和思考。

首先,要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理念。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立德树人体现了教育的规律,即把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滋养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彰显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深远意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迫切需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事业的首位。这是新中国7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共识。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从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立身之本再到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四为服务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再其次,要科学构建立德树人的实践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贯通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一是要构建宏观育人体系。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特别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每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二是要构建中观育人体系。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学校把立德树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三是要构建微观的育人体系,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从神形兼备、师生兼顾、内外兼修、德法兼治、软硬兼抓5个方面做起,把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各方面。

第二,推进学科建设这个着力点

学科建设在学校处于龙头地位,学科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是学校最根本的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鲜明地突出学科导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建设高水平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因为以学科为基础,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因为良好的学术生态和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高水平大学的整体环境,也建不成一流学科。

在学科建设方面,必须坚持有选择的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曾说过,学科建设不是张开巴掌拍下去,而是攥紧拳头砸下去,就是这个道理。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在,关键要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尤其要把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学科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学科做实。应该说,特色+优势+一流,才是真正的一流,才是持久的一流。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既要克服唯学科论的倾向,也要克服撒芝麻盐的倾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科建设,才能形成特色彰显、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

说到底,建设高水平大学,重在质量和特色,绝不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对。从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结果来看,集中力量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是多么重要。我国有2680多所普通高校,不能用一个模式办学,也不能都是综合性大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但不能把高校人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我认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力。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争创一流,并不是争创全能冠军。每所学校各有所长,想把所有的学科都办全办好,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如果一味搞大而全”“小而全,不顾实际追捧热点,追求所谓的综合性”“全科化,不仅会造成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同质化办学、趋同化发展,还会失去学科特色和亮点,争取一流大学建设也必将失去优势。

第三,抓好人才队伍这个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可以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人才都至关重要。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人才的水平,决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水平。对于学校来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是要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一批、大胆使用一批、及早储备一批,必须有这样的眼界、这样的魄力和这样的气度。具体来讲,有这么四点很重要:

一是围绕学科集聚人才,不能脱离学科盲目引进。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统筹规划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特别是要通过集聚人才,建设好一批能够支持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把人才资源统筹利用好。

二是集聚高层次人才,而不是一般的普通人才。目前,学校各类人才不少,但迫切需要的是在本领域内具有学科穿透力的领军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对这样的人才,要下力气、下功夫,创造条件,落实人才待遇和政策保障,使他们能够安心、热心、舒心在学校工作。

三是集中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不要一味论资排辈。优秀的青年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发展的未来。青年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搞压缩式培养,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学校的青年人才培养规划,真正把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对于优秀的青年人才,要大胆使用,放手培养,给他们搭平台、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最大限度地把能力释放出来,把才华展示出来。

四是把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关,不能泥沙俱下,不做甄别和筛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六个要的标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我们培养和引进人才,要对照这六个要的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注重师德师风考量,教育引导他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既做到学养深厚,又做到政治过硬,成为政治上、学术上的双强带头人,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发挥好表率作用。

当然,在集聚人才资源方面,学校既要支持人才的合理流动,又要避免人才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人才有序流动的管理机制。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第四,扩大对外开放这个发展点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红利,改革和开放是分不开的,开放就是改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今天的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要把教育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实力的重要体现,把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联的共同命运,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安全稳定、和平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重大时代挑战。应对共同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在互信基础上加强合作,在互利前提下实现共赢,在互鉴过程中获得发展。当前,各国之间的互信合作、互利共赢、互鉴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座基石,离不开深化教育国际合作这个途径。通过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可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可以增强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互通,传承创新思想,启迪人民心智;特别是通过教育国际合作,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我理解,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引进、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是请进来。当然,在请进来的时候,既要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和保持本国教育的独特优势,处理好国际化本土化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要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也就是走出去。在同一个层面上多对话、多来往,有进有出、相得益彰。第三个层次是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就是深参与。深度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制,建设具有本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治理模式、评价体系等,在教育合作中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际话语权,谋求各国教育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

第五,强化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点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办好一所大学,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又要立足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就是要着眼世界水平、着力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是培养接班人的事业,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把政治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党的政治建设,核心是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关键是政治领导和政治根基,基础是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强阵地。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二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要形成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理事会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学治理整体架构。要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转好,党委重在谋划和决策,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重在实施和管理,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在体制运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这三个关键点。要把学术组织作用发挥好,学习借鉴国内外办学治校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要把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把握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发展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谋划、与党的组织同步设置、与党的工作同步开展。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教师既要厚爱,也要严管,注重激励与惩戒相结合,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

(作者: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

(《中国教育报》20191019日)

 

版权所有:山东财经大学